游戏与文化介入(PCI)培训通知
我校于8月11、12日(本周六、日)邀请深圳资深PCI训练师进行游戏与文化介入(PCI)培训,
培训时间:8月11、12日
上午9:00—12:00 下午2:00—5:00
培训地点:汕头慧翔感统室
培训费用:家长和本校教师免费,外校老师每人100元
主 讲:杨再虎老师
培训主题:游戏与文化介入(PCI)
讲座大纲:
一、PCI简介
二、社会性趋向及其日常介入
三、社会性参照及其日常介入
四、分享式注意力及日常介入
五、小团体游戏的介绍与实施
1、游戏及成人在游戏中的角色
2、游戏的设置及评量的原则
3、小团体游戏例行性活动的介绍及其游戏推荐
4、小团体游戏实操演练
5、讨论
游戏与文化介入
(Play and Culture Intervention,PCI)
杨宗仁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学系
游戏与文化介入是一个自闭症儿童介入的本土化的模式,此一模式延续先前所设计的游戏教育取向最佳实务模式,并融入文化学习,认知构建,社会构建与文化构建的理论而成。
每一个婴幼儿不论是出生于何种文化,都能学会当地文化中的语言、风俗、习惯,包括衣食住行育乐与应对进退的内涵与表现方式、各种文物的意义与运用等等;因而能在不同的场所中察言观色,表现出适切的情绪与行为。简言之,人类有一种文化学习的能力。Tomasello,Kruger和Ratener(1993)曾提出文化学习的观点来说明自闭症儿童的问题,他们认为自闭症儿童有困难透过模仿学习、教学学习、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文化学习,笔者认同他们的观点,但加以扩充其内涵,将文化学习的能力扩充至社会性趋向、相互调控、意图解读、社会性参照、游戏、分享式注意力、心智理论、会话与叙事等与文化学习有关的能力。游戏与文化介入主要的依据就是文化学习的观点。亦即以各种的文化学习能力为此一模式的主要介入目标。
在达成介入目标的做法上,游戏与文化介入模式强调经由游戏与日常生活进行介入,背后的理论是建构理论与亲验之心。建构理论强调儿童是内在心智的重新建构进行学系,而不是经由外在的灌输进行学习的,建构理论着重儿童的兴趣与主动学习。而亲验之心则认为一切的认知起源于经验,而经验则来自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,亲身的经验是我们认知的基础,此种亲身经验也决定了大脑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结方式,从而影响到认知的运作。而社会认知是认知中的特别形式,它是来自于大量的社会互动,没有社会互动的大量经验,社会认知将被扭曲;由于自闭症儿童的早期社会互动严重不足与失调,因而影响到其大脑社会性神经网络的形成,使得其社会认知与众不同。由于自闭症儿童缺乏大量的社会性经验,因此在社会性情境中,他们所注意的人、事、物往往与众不同,大部份人都会注意到社会性情境中关键性的讯息,例如脸部的表情,而自闭症儿童很可能是注意嘴巴或者物品等非关紧要的社会性讯息,以致影响到他们与人进一步的社会互动。亲验之心强调社会性经验的不可取代性,认为此种社会性经验,不能够透过静态的教学达成,不是单纯口头的或者书面的社交技巧教学就可以达成的,必需要亲身经验才可以。游戏与文化介入模式相当认同建构理论与亲验之心的理论,因此特别强调在自然的日常生活中(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乐就是日常文化的内涵)进行介入,例如经由吃饭、穿衣、洗澡、聊天、说故事等日常生活中进行文化学习的介入;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文化学习能力介入时,自闭症儿童可能会有动机、环境过于复杂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感官调适困难、介入密度不足、学后巩固不佳等各种的问题,因此需要特别透过游戏的设计来强化文化学习。
主讲资料:
杨再虎,男,05年毕业于长沙学院特殊教育系,从事孤独症儿童教育7年,去过星星雨,以琳等国内著名机构学习培训;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培训班,熟悉各种孤独症康复育疗方法,尤其擅长ABA、PCI;PCI操作得到了杨宗仁教授的亲自指导、跟踪。7年来,接触百余个案,具有很强的理论水平及实战经验。在深圳孤独症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。
汕头市慧翔智能康复中心
2012年8月6日